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重点人群、 ...
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问,在乙类乙管阶段,民政部门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养老机构保健康、防 ...
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问,在一些气温回升较为温暖的地区,有部分人群在公众场合出现了不戴口 ...
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防 ...
在近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彼得杰克逊博士团队精确定位了新冠病毒进入和离开鼻腔细胞的途径。研究人员称,上呼吸道 ...
大脚骨是生活中的通俗叫法,医学上称作足拇外翻畸形,指拇趾向外倾斜大于生理角度15的一种畸形症状。 大脚骨产生的相关因素 其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穿鞋因素、扁平 ...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该研究所何永捍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吉教授团队,发现长寿老人的多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调。这种低炎症水平,可能 ...
乳腺癌转移细胞在跑向腋窝淋巴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细胞能量代谢模式,从而支持自身突破转移路径上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远端转移。 余科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 ...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如何进一步保护好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受到人民群众 ...
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和药品研发供应。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治疗45种罕见病的89种药物已在我国获批,我国境内可治罕见病数量占全 ...
最近,新冠治疗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备受关注。它是什么药?哪些人可以使用?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临床药师作出了解答。 陆军军 ...
近期,一些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受到高度关注。与病毒交战,真有所谓的特效药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突然成为抢手货,价格也随之猛涨,公众有必要储备吗?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相关领域 ...
与西药相比,中医药更具经济性,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在 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2022~2023年度上海启动会上指出,流 ...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问,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为主,但是现在在一些国家出现了BQ.1和XBB等优势毒 ...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问,重型和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中,年龄从第九版的大于60岁改成了大于65岁,这是 ...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患者出院标准作出了比较 ...
不同的人感染上病毒以后,产生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中医就是根据这些表现再结合当时的气候、地域情况进行治疗,即天地人合参,所以中医不畏惧病毒变异。 当新冠感染患者转为危重症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发布,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在方案中对患者的分型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这一改变对诊疗救治将发挥哪些积极 ...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 ...
感染新冠病毒是否影响备孕?孕妇感染后要怎么治疗?产后还能母乳喂养吗?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黄明莉进行了解答。 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和普 ...